• <tr id="amxjr"><small id="amxjr"></small></tr>
      <ins id="amxjr"><video id="amxjr"><var id="amxjr"></var></video></ins>
      <tr id="amxjr"><small id="amxjr"><acronym id="amxjr"></acronym></small></tr>
    1. <code id="amxjr"></code>
        <ins id="amxjr"><video id="amxjr"><optgroup id="amxjr"></optgroup></video></ins>
        <tr id="amxjr"></tr>

        <menuitem id="amxjr"></menuitem>
        <ins id="amxjr"><video id="amxjr"></video></ins>
        <output id="amxjr"></output>

        冰與火之歌讀后感

        冰與火之歌
        冰與火之歌

        最開始看《冰與火之歌》是2016年了,過程中因為入戲慢、工作忙等很多因素幾次擱置,直到去年年底才全部看完。大學里時經常夜以繼日地攻堅鴻篇巨制的N部曲,工作以后就少了很多,這應該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了。

        我是屬于書劇雙修型,前五季看了小說,六七兩季看了電視劇。由于人物過多劇情過于復雜,過程中花了大量時間上網搜索了解,終于把書劇都基本融會貫通了。

        這篇讀后感也是拖拖拉拉寫了3個月了,幸好有春節,在寫完5個小故事之余才把這個爛尾工程修完,以下分為三部分:

        1. 喬治馬丁的成功之處:


        (1)宏大逼真的架空歷史政治體系

        但凡奇幻、武俠小說,往往都會構建一個宏大的架構體系。體系更龐大、更豐富的也很多,如中國的體系往往有神、仙、人、妖、魔、冥六界,西方的體系通常有獸族、精靈、矮人、樹人等,也有像星球大戰那樣走出地球放眼全宇宙的,而冰火的體系由于魔法、奇幻的成分比較弱,倒沒有那么天馬行空,更像是架空歷史政治小說。

        冰火的優勢,一個是長時間維度的細化歷史;

        奇幻小說動輒三千年歷史的當然很多,但都是一句帶過,而冰火是有很詳細的世系表的,那么多家族的人丁繁衍、恩怨糾葛、旁支變遷等都很詳盡,梳理一下就像是歷史書,而且不是光有本紀的那種,還帶了很多世家和列傳。

        一個是多種文明的詳細設定;

        像獸族、精靈之類的風俗習慣,反正隨便編一些就行,但冰火里的各個種族、家族更貼近現實,編起來需要更嚴謹。而馬丁很詳細地設定了各種文明的詳盡細節,包括文化、風俗、飲食、信仰等,雖然有些是按照現實世界的種族文明的特征改寫的,但很多細節應該都是馬丁編出來的。

        感覺馬丁在寫書之前,應該做了非常詳細的構思,畫了很多架構圖吧,要不然每個家族那么多人寫著寫著就忘了吧(據說喬治盧卡斯是不構思的,一邊拍一邊想,叫喬治的可能都比較牛)

        (2)多人物多主線帶來的劇情轉折突變

        很多生活偶像劇,常被觀眾罵編劇腦殘,翻來覆去就那點劇情,要么三角戀,要么失散多年,要么絕癥車禍。其實想想編劇也不容易,就男一男二女一女二四個主角,就算主角都男女通吃,也就6種組合,實在翻不出什么花來。

        冰火的好處是人物特別多,主線也特別多,所以排列組合方式極多,經常能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劇情轉折突變。比如史坦尼斯馳援翻盤黑城堡之戰,席恩偷襲臨冬城,荊棘女王毒死喬佛里等,都是讓局面一下子滄海桑田,觀眾瞠目結舌,但推敲下來出發點都合情合理。不需要偶遇,不需要恰好偷聽,馬丁就能輕松的反轉劇情。

        (3)非典型杰克/瑪麗蘇寫法

        很多人對冰火的最震撼的印象就來自誰都有可能死,一個角色你覺得特別喜歡,以為是主角,結果就掛了。尤其艾德和羅柏的死都讓觀眾難以接受。

        但其實這都只是電視劇觀眾而已,原著讀者心里還是大致有數的。原著的寫法是POV寫法,就是類似水滸傳,每一章有一個人物,都是從這個人物的視角來去敘事。馬丁在前三季的POV人物選擇還是比較謹慎的,POV人物里除了艾德以外,其他都是開了掛的(另外兩個死的就是凱特琳和瓊恩,凱特琳在書里被復活了,瓊恩在電視里被復活了)。像龍媽、小惡魔、珊莎、艾莉亞、布蘭,乃至配角山姆、戴佛斯、席恩、布蕾妮,這些角色如果不是開了掛,早就不知道死了幾百次了。反過來像羅柏這樣的,即使是拿下了囈語森林這樣的關鍵戰役,也無緣POV,讀者很清楚這樣的角色在馬丁心里早就被邊緣化了(所以馬丁說什么你們再催我更新我就殺一個史塔克家的話,也是色厲內荏,珊莎艾莉亞布蘭哪個他舍得殺)。

        當然,馬丁雖然給POV主角開掛,還是屬于非典型的杰克/瑪麗蘇,前面說到的角色里,小惡魔、布蘭有身體上的缺陷,像艾莉亞、山姆、戴佛斯、布蕾妮等,也都不是符合通常大眾審美的主角,所以觀眾在最開始看時都想不到這些人才是不死鳥。

        僅有的幾個外形不錯的正面POV角色:龍媽、瓊恩、珊莎、詹姆(即將成為正面角色)。于是編劇很捉急地在第七季,在龍媽和瓊恩見面沒多久,就突兀安排了倆人滾床單,以迎合大眾的杰克/瑪麗蘇心態(要按他倆的節奏,詹姆和布蕾妮都滾了很多次床單了)。

        總的來說,冰火對那些沒有主角光環的配角是刻畫比較多的??雌渌慕浀湫≌f或電視,都像是在看成功人士傳記,一路開掛打怪升級,無往不利;看冰火的各個小人物的歷程和命運,就像是在看網易云音樂里《夜空中最亮的星》的評論區,滿是普通人的辛酸,真實而黑暗。

        (4)對權力和政治的深度微觀詮釋

        我們在電視小說里看過很多一呼百應、眾望所歸,或是眾叛親離、鳥獸散去的局面,權力與政治給人的感覺像是奔騰的河流,占據了勢能就一切都順理成章,萬千群眾都像奔騰河流里的水滴,匯成一股激流。

        但小指頭在劇里有一句很振聾發聵的話:在權力的游戲之中,最卑微的棋子也有自己的欲望。這點在劇里被反復詮釋。馬丁會從各個高貴的、卑微的棋子的角度去剖析解讀,每一個人忠誠、服從、彷徨、背叛的出發點與動機。任何誓言都是可以被背叛的,任何領導與服從也都不是必然的,但微觀層面的多重博弈與制衡,最終使得一個政治組織可以運行起來。

        瓦里斯和小惡魔在劇里有一段很經典的對白,:“三位貴人坐在一個房間中:一個國王,一個僧侶和一個富翁。三人之間,站著一名普通傭兵,每位貴人都命傭兵殺死另外二人。孰生,孰死?瓦里斯的解答是:權力存于人心。信則有,不信則無?;笕说陌褢?,如浮影游墻。即便是矮小之人,也能投射出巨大的影子。這里典型地表征了四種權力的來源:君權、神權、財權、武力。

        這四種權力在劇中都有典型的體現,君權典型如伊耿(雷加之子)、詹德利;神權典型如大麻雀、梅麗珊卓;財權典型如鐵銀行、高庭;武力典型如拉姆斯波頓、卓戈。當然,更多的老練的統治者是多種權力的糅合。事實上,劇里還探討了另一種權力的來源,就是像龍媽這樣的革命者,通過解放人民來獲取人心。政策雖好,龍媽的統治還是碰到過很多實際的困難和障礙。

        2. 喬治馬丁的失敗之處:

        (1)把編劇決定權拱手相讓給HBO

        相比托爾金、JK羅琳,都是有了原著再改編成電視電影,所以劇情和架構的嚴謹性都沒有問題。冰火到后兩季就是電視劇快于原著了。到現在電視劇情已經深入人心,原著再往下寫如果改動電視劇的劇情也很尷尬。雖說馬丁對于劇集有很大的話語權,但我感覺第6、7兩季,馬丁已經是把編劇決定權拱手相讓給HBO了。冰火的原著都是很嚴謹的,但到第6、7兩季經常出現很腦殘的劇情。

        比如第六季里的私生子之戰,這是狼家翻盤的最關鍵一戰。前面5季狼家一直不停地各種被虐,直到這一戰后一下子復興。這一戰按理說應該打得蕩氣回腸,可是劇里瓊恩像個弱智一樣,輕易地被拉姆斯波頓包了餃子,差點把守夜人軍團和野人部隊全部葬送。要說瓊恩的軍事實戰能力略輸拉姆斯一籌我也能理解,但不應該毫無智力較量直接脆敗。從瓊恩之前假意投誠野人大軍,到指揮黑城堡之戰,以及在史坦尼斯、野人之間的斡旋等各種如履薄冰的經歷看,瓊恩是屬于那種重劍無鋒的智慧,堅毅隱忍,縝密周全,尤其從他做了總司令,立志“殺死心中的男孩”之后變得更成熟,可是到第6、7兩季一下子回到解放前,變成張飛一樣的有勇無謀了。

        比如第7季小惡魔給龍媽出的計謀偷襲凱巖城。編劇瞎編時就沒有看一眼地圖么……龍石島在西海岸,凱巖城在東海岸,還坐船去偷襲,這得繞過大半個維斯特洛大陸啊……這就好像紐約人說要坐船去偷襲洛杉磯。按那個年代的航海速度,詹姆早就打完高庭可以回防凱巖城了。前五季里的各種行軍作戰,從來沒有出現過這么大的bug。

        再比如第7季里明明龍媽已經完勝蘭尼斯特大軍了,完全可以一鼓作氣拿下君臨,幾個腦殘非想出來去抓個異鬼來說服瑟曦,他們幾個人明明也都知道瑟曦的人品,和她結盟本來就很不靠譜,而且還一大幫核心層冒著生命危險跑去長城,差點性命都丟了,最后白送了異鬼一條龍,異鬼黑化了龍,讓冰龍噴倒了長城。如果不是這次腦殘行動,都很難說異鬼能不能突破長城。

        如果馬丁最后沒能把原著后半部分寫完,大幅修改劇情以正視聽,那么后兩季的腦殘設定就使得冰火沒法定格為一流的巨著了。

        (2)原著第4、5兩季太拖沓

        原著的第一季其實不太好看,人物一下子出場太多,但主線矛盾又不清晰,但第2、3兩季,從五王之亂開始,到血色婚禮、紫色婚禮、黑城堡之戰,劇情跌宕起伏,過一會就出現一個意想不到的劇情轉折,是非常精彩的。

        但原著第4季開始就極為拖沓。別的很多篇幅長的小說也會玩這個套路,先快速展開劇情吊起你胃口,后面就進度緩慢賺篇幅, 不過通常后期的拖沓都是在主線劇情上反復拉鋸。但馬丁的做法是開了大量支線,比如花了大量篇幅寫鐵民、多恩兩條線,給很多四五線的配角加了戲,感覺像是一部馬可波羅游記在介紹各地風土人情。

        而主線劇情推進極為緩慢。像小惡魔第3季就從君臨逃出來了,顛沛流離了兩季也還沒和龍媽會師;一直重點筆墨描寫的珊莎第4季就從鷹巢城下來了,就簡單寫了幾句,到第5季就完全消失了,也難怪編劇直接安排珊莎嫁到臨冬城去;其他包括像艾莉亞線、布蘭線、詹姆/布蕾妮線、山姆線,也都是虎頭蛇尾,前面寫了很多,到4或第5季就出場很少甚至不見了。像黃易經常會寫多主角多主線同步推進劇情,基本是齊頭并進相互呼應,馬丁心太大非要寫十幾條線同步推進,結果超出能力范圍,顧此失彼。

        所以編劇在電視里把原著的4、5兩季直接合并成電視的一季(合并成的是第5季,原著第3季被拆成了電視的第3、4兩季)。后面的6、7兩季也是劇情推進極快,要按馬丁的節奏感覺再寫個4季都寫不到電視的第7季。

        (3)魔法的平衡性不好

        冰火劇情的大轉折,通常都是讓人覺得意料之外、情理之中。像艾德、羅柏、喬佛里、泰溫的死,雖然都讓人目瞪口呆,但其實性格即命運,他們的死因都是性格造成的,之前很早就埋下伏筆,細細揣摩下來都很合情理。

        但藍禮的死是個很大的敗筆。藍禮的死純屬天災,是他完全無法改變扭轉的。死得就很冤,感覺是藍禮太強,完全是拿下君臨的架勢,馬丁只能強行干掉他了。

        而梅麗珊卓就像水滸傳里的公孫勝,少數回合里特別牛逼,比其他好漢都牛很多,但其他大部分時候就像蒸發了一樣地在打醬油。梅麗珊卓出場時特別牛,可是到后來除了復活瓊恩,其他時候都一事無成,有本事她就再用影子殺了波頓家族的人啊。馬丁就是沒把魔法平衡性設計好,看到后面就讓人覺得藍禮的死很無厘頭。

        復活也是個大的紕漏。原著里貝里·唐德利恩、凱特琳·徒利都復活過,劇里還復活了瓊恩、魔山,但這些人為什么能復活,復活的條件是什么,都沒有交待清楚。那為什么索羅斯不復活艾德呢;為什么科本不復活托曼呢。完全是馬丁想讓誰復活就讓誰復活,比較隨意。這比武俠劇每位大俠跳下懸崖都不會死還要扯淡。跳下懸崖不死畢竟現在已經成為觀眾共識,直接把已經死了的角色隨意復活屬于隨意調戲觀眾。

        另外,無面者也太過牛逼,尤其易容術太牛,按艾莉亞第七季這么個復仇節奏,瑟曦也是輕松拿下,還談什么判啊。

        (4)描寫惡心場景的惡趣味

        別的作家筆下有很多唯美的描寫,比如女神美得不可方物,比如美景像仙境一樣。馬丁筆下從來沒有這些,然而他會詳盡地描寫各種惡心的場景,比如腐爛的食物,流膿的傷口,臭腥的房間等等,細致入微,怎么惡心怎么寫。

        最開始我還覺得馬丁力求真實細節,所以沒去回避這類場景,脫離了傳統小說戰爭美學的俗套。結果看到后面發現這個人剛逃亡完又是下一個,永遠是在描寫惡心的場景。

        我感覺馬丁實在是釣絲了大半輩子,心理有些陰暗,還非要把這些陰暗的東西輸出出去。

        另一個證據印證馬丁的釣絲心態的,是他筆下的角色大多有很重的自卑心態,比如小惡魔、布蘭自卑身體缺陷,瓊恩、戴佛斯自卑出身,布蕾妮自卑相貌,山姆自卑能力,就算詹姆、席恩這種前期特別躊躇滿志的,到后面優越感也是全部轉化乃至加倍奉還成自卑感。而且馬丁會非常詳細的描寫這些角色如何被譏笑、挖苦、鄙視,心里有多大的陰影面積,然后如何倔強地活下去。而且,這些角色大多在原著前五季都還沒有揚眉吐氣。

        2人物篇

        1. 喜歡的角色:
        (1)戴佛斯

       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名字都會覺得有點陌生。就是那個洋蔥騎士,先跟著史坦尼斯,后來跟著瓊恩。是不是會詫異為什么我把這么沒有存在感的配角放在首位。

        馬丁的角色塑造是很唯血統論的。幾乎所有的正面主角都是血統高貴,不是坦格利安就是史塔克,然后蘭尼斯特,最不濟像山姆、布蕾妮也是個封臣級別的貴族。而沒有高貴出身的基本都是壞人,小指頭、拉姆斯都是特別壞的,瓦里斯、波隆、梅麗珊卓正反派待定,但至少都不是正直善良的角色。戴佛斯是僅有的例外。

        戴佛斯是整個劇里最像我們普通人的角色。出身普通,相貌也平凡,沒有魔法也沒有超能力,有一點專業技能(航船),智力、口才、領導力都還可以但也都不是特別突出,總的來說不是路人卻也沒有開掛。

        值得稱道的是戴佛斯堅持自我。在那個生死系于一線的年代,作為一個普通人是很容易隨波逐流的。在跟著史坦尼斯時,戴佛斯一方面忠于史坦尼斯,盡心盡力,一方面也敢于去向史坦尼斯直言進諫,敢于反抗梅麗珊卓,放跑艾德瑞克·風暴(劇里放跑了詹德利),也一直試圖保護席琳公主。想想那個時候,梅麗珊卓的魔法太震撼,如果是我們的話很可能就跪了。而到后來瓊恩被殺,也只有戴佛斯不計前嫌,去求死對頭梅麗珊卓幫忙復活瓊恩。

        劇里正直的人還有幾個,但艾德太死板,瓊恩有點像他爸也有點死板(尤其第67兩季被編劇改得特別傻),布蕾妮、巴利斯坦內心挺善良,但可能性格稍悶(不過我還是有點喜歡布蕾妮的)。像戴佛斯性格比較靈活,也還比較歡樂,是最適合做朋友的。

        (2)小惡魔

        最開始聽別人講冰火的故事時,就對小惡魔很有好感,尤其得知他和龍媽會師后很欣慰。但真到自己看書看劇時,還是覺得稍有低預期。一個是長得實在有點丑……一個是嘴實在太賤,很多時候被揍都是自找的。

        不過還是有些心疼小惡魔,尤其是他的三段感情:

        一個是他和泰莎,詹姆把小惡魔從地牢救出來時告訴他真相,初戀泰莎其實不是妓女,真是神轉折?。犝f劇里把這么精彩的內容刪了),成為他弒父的直接動機;

        一個是他和雪伊,特別是在審判時雪伊居然把“我的蘭尼斯特巨人”也給招了,所有人都特別開心地大笑,這時小惡魔說,我的罪就是生為侏儒,我的一生就是一場對侏儒的審判。真是辛酸的總結性自嘲。

        一個是他和珊莎。當時珊莎已經準備履行妻子的義務了,小惡魔雖然很想,卻更想要從心里征服女神,發誓說,在珊莎心甘情愿接受之前,絕不碰她。結果白富美珊莎十動然拒,說永遠也不行,小惡魔受到了一萬點傷害。衷心祝愿小惡魔和珊莎終成眷屬。

        另外,小惡魔算是劇中人物里智商比較高的,卻不是像諸葛亮那種“多智而近妖”的。很多時候他也會束手無策,也會出現漏算誤算,他需要根據形勢去不斷調整策略尋找辦法,給人感覺更真實。

        (3)詹姆

        詹姆剛出場就被稱為弒君者,然后在電視的第一季第一集就把可愛的布蘭從城墻扔下去了。再接下來為了救小惡魔又和艾德打了一架,基本會被大家當做是個反派角色,但后面從布蕾妮護送返回君臨開始,就逐漸轉變成正面角色。

        但事實上在原著里,第三季開始有大量篇幅的詹姆的POV,詳細描述了他的心理活動,其實他這個人并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,或者說最開始也并不是個壞人,只是他有自己的準則與信條,他會恪守這些準則,不在意世俗與輿論(當然也是無奈,反正名聲已經壞了也沒法改了)。

        他此前的惡行,很大一部分是為了瑟曦,他對瑟曦是很專一的,從未去搞其他女生,只可惜一則他倆的關系不容于家族與社會,只能做各種壞事來掩蓋,二則他一直沒認清瑟曦的本性,老被瑟曦帶溝里。有網友說詹姆和瑟曦戀愛就類似楊過和郭芙戀愛,我覺得這是對郭芙的誣蔑,應該是楊過和康敏戀愛。另外詹姆最大的污點就是弒君,但其實這是犧牲了自我的名聲,保全了君臨城不被瘋王用野火炸掉。

        類似很多人很喜歡射雕里的黃蓉,但討厭神雕里的黃蓉,其實黃蓉還是那個黃蓉,讀者的立場變了而已。把布蘭推下城墻的詹姆,和拼死跳進熊坑救布蕾妮的詹姆其實也是同一個人。

        按照預言,估計詹姆最終會殺了瑟曦。

        (4)山姆

        對山姆更多的不是喜歡,而是看好。大后期逆天英雄。

        玩過moba類游戲的都知道,游戲運營方為了保持游戲的平衡性與趣味性,會設置前期英雄和后期英雄,前者一上來特別強,到后期往往很一般,另一種就是前期特別挫,只能猥瑣發育,但只要能熬到大后期,就是逆天的存在。

        馬丁也是深諳此道。一出場就很牛的人后來都不行,像艾德這樣一上來就做國王之手,毫無上升空間的,必然要掛;反過來像山姆這樣一出場特別挫,而且一無是處的,一看就知道到后期要大紅大紫的主角。

        另一個證據是,馬丁是很崇拜托爾金的,魔戒里也有個山姆,全名Samwise,冰火里的山姆全名Samwell,名字還挺像的。山姆可以說是魔戒里的男二號,冰火里山姆和瓊恩的關系,就很像山姆和佛羅多。

        事實上馬丁已經給自己親兒子安排了足夠多的戲份了:第一個用龍晶殺死異鬼;幫布蘭找到了冷手,間接幫他找到了三眼烏鴉;成功運作幫瓊恩當上守夜人總司令;發現龍石島有大量龍晶礦;治好了喬拉的灰鱗??;還糾正了布蘭的錯誤,瓊恩的爸媽是悄悄結了婚的,所以瓊恩不算私生子而是正統繼承人。整個劇里除了山姆,就沒誰能推動這么多關鍵劇情的發展。

        未來的最后一季主角會集中掛掉,誰也沒法斷言哪個角色一定不會掛,哪個都有可能,但我相信山姆掛的可能性是最低的,而且第八季還要繼續發揮巨大作用。

        (5)珊莎

        由于各種原因,最開始就對珊莎懷有特殊的感情。其實一開始很難理解為什么會有女生對珊莎有代入感,第一季時真的是腦殘到極致。不過看到后面就能理解了,實在是沒有其他女性角色可以代入(看到后面感覺小玫瑰、彌賽菈其實可以代入,但畢竟是邊緣角色,出場晚,而且都不幸早早身亡)。

        客觀地說,珊莎初期表現的確令人厭惡,艾德被抓她需要負一定責任(不過主要責任還是在艾德自己,就像瓦里斯質問他的,你是怎么腦殘到把事情全盤告訴瑟曦又不抓她的),但從艾德被抓開始就逐漸清醒了,向羅柏寫信勸降也是她當時的最好策略(如果喬佛里沒有發神經,還是能保住艾德性命的),第7季時艾莉亞指責她寫勸降信,我覺得是苛責了。

        之后一路顛沛流離的過程,其實珊莎沒有太好的辦法,她一沒武力,二沒魔法,三沒龍,四沒政治籌碼(只有臨冬城后人這么一點點政治籌碼),只能逆來順受。被小指頭、小剝皮輪番虐,其實換別人也是如此。

        但當珊莎到了黑城堡后,就體現出優秀的政治能力了。私生子之戰就靠她找來的小指頭的谷地騎兵翻了盤,到臨冬城干掉小指頭應該主要也是她的策劃。其他很多談話中也都體現出她心思縝密,很會審時度勢,在她的幾個哥哥妹妹里政治能力明顯鶴立雞群(當然這也是因為編劇把瓊恩寫傻了)。冰火中一度各方勢力都是女人當家,但荊棘女王、艾拉莉亞·沙德、阿莎·葛雷喬伊(電視劇里叫雅拉)等相繼折戟。到最后一季,除了龍媽、瑟曦,應該珊莎是權力的重要一極。就是不知道珊莎會不會走向反派。

        唯一怨念的是,珊莎的演員后來長殘了,第一季時還是挺好看的,到第7季長那么壯……以前看《X戰警:天啟》時看琴時,都沒覺得這是個美女……(看《終結者:創世紀》時也沒覺得龍媽是美女,不過龍媽本來就長這樣,在冰火里的造型看起來還好些)

        2. 討厭的角色:
        (1)凱特琳·徒利

        前幾季沒有角色像凱特琳那么讓我厭惡了……我懷疑馬丁寫她就和劉慈欣寫程心類似,從她的視角來寫,自己的想法特別圣母,然后行為特別傻逼,把隊友往死里坑。

        凱特琳做過的蠢事包括但不限于:輕信小指頭當眾抓了小惡魔,導致丈夫在君臨被詹姆襲擊,狼家獅家提前鬧翻;放走詹姆,且不說失去了和獅家談判的籌碼,還直接導致了卡史塔克的背叛,北境聯盟軍心渙散;前期一直虐瓊恩,是瓊恩去守夜人軍團的很重要原因,后面別的子女都下落不明,還非阻撓羅柏把瓊恩列為繼承人。

        智商低并不要緊,比如布蘭的馬僮阿多,大家都很喜歡。要命的是像凱特琳這樣的,看起來好像還挺聰明(客觀地說,凱特琳對席恩、布蕾妮等人都有較準確的把握),但自私、狹隘,只顧自己和自己的子女,偏偏又握了這么大的權力,結果反復坑狼家人。

        (2)龍媽

       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,在第7季龍媽駕龍噴火虐蘭尼斯特大軍時,心里的立場居然是站在蘭尼斯特那邊的;當波隆在絕境中奔搶到巨弩射落惡龍,詹姆手握長矛,疾馳向龍媽沖鋒時,心里是為兩位勇士喝彩的。尤其到戰后,龍媽非要噴火處死山姆的爸爸和弟弟時,小惡魔也看不下去了。

        客觀地說,龍媽前期還是比較善良的,還因為好心救巫魔女害死了卓戈·卡奧,之后還提出了先進的革命理念解放奴隸。但越到后面越乖張暴戾,感覺坦格利安血統還是有問題,很容易狂暴。第7季里龍媽對瓦里斯說“你要對我發誓,日后你覺得我辜負了人民,你也要告訴我是如何辜負了”。感覺很可能是伏筆。

        對龍媽另外不爽的點就是她開掛實在太嚴重,所以龍媽線的劇情都比較無趣。用網友的話說,反正是不焚者,多搞幾次BBQ,龍媽就可以統治世界了。

        (3)魔山

        很多故事里的壞人并不那么令人討厭。好人壞人,無非是是底線不同,好人有底線,壞人會越過底線。但各有各的出發點,壞人的出發點也許比好人的更高尚,或是更讓人有認同感。所以很多時候故事里的壞人反而會吸粉無數。

        冰火里很多角色也都很難區分到底好人壞人,尤其像瓦里斯、波隆、獵狗、梅麗珊卓、曼斯·雷德都是亦正亦邪,或者像席恩、詹姆是由壞變好,像珊莎可能由好變壞。唯一一個徹頭徹尾的讓人厭惡的壞人就是魔山了。

        其他壞人做壞事都還有出發點,即使最壞的拉姆斯·波頓,虐俘虜也是種震懾式管理模式。只有魔山,是為了作惡而作惡,無論是小時候對獵狗,還是前朝時對伊莉亞公主和她兩個孩子,或者是在河間地扮成搶到肆意劫掠,以及比武大會時非要殺掉百花騎士,都是沒有任何實際必要的。此外,傳言他殺了自己的父親、妹妹和前兩任妻子應該也不是空穴來風??梢哉f這個家伙只有獸性沒有人性。

        后來中了紅毒蛇的毒夜夜嚎叫,還覺得挺爽,沒想到后來還被科本復活了。期待最后獵狗了結他。

        3. 低估的角色

        (1)藍禮

        如前所述,藍禮起兵后實力太強,完全是拿下君臨的架勢,馬丁只能強行干掉他。雖然馬丁在書里一直從凱特琳的視角出發,認為藍禮是個花瓶,他和他的手下實戰經驗不足,但事實上我們要看到,藍禮個人魅力很強,對布蕾妮這樣大家都取笑的人也是恩禮有加,手下有藍道·塔利這樣的名將,從勞勃死后,先勸艾德扣住三個孩子,艾德拒絕后就跑路來看,政治覺悟也很高。

        只能說藍禮陣營當時實在太強,天妒英才。

        (2)道朗·馬泰爾

        很多書里都有類似趙氏孤兒那樣的,隱忍多年只為最后復仇的故事。在冰火里,隱忍最深的就是道朗親王了??雌饋砩眢w孱弱,性格也軟弱怕事。但其實做了很長線的布局,包括讓韋賽里斯和亞蓮恩·馬泰爾聯姻,讓昆廷去找龍媽求婚,包括讓沙蛇們混到君臨去御前會議、去結交大麻雀。

        雖然從結果來看,這些策略最終由于各種天災人禍都失敗了,但這只能說時運不濟,在道朗親王的角度,在他無力直接出兵對抗君臨的情況下,這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優的策略了。

        結果電視劇里很輕松地被艾拉莉亞·沙德給殺了,在書里怎么可能,動手前早就被算無遺策的道朗親王端了。

        Ps:還是很敬佩馬泰爾家族的,包括爭議較大的紅毒蛇。雖然作風放浪,為人心狠手辣,但對姐姐是手足情深,一心復仇。之所以最后慘遭魔山反殺,也是心太大,希望逼魔山供出幕后指使者,結果功虧一簣釀成悲劇。

        (3)盧斯波頓

        盧斯波頓的形象刻畫很有幾分像泰溫,沉穩,狠毒,喜怒不形于色,而且算無遺策,能夠成為北境之主并非完全偶然?;仡櫵囊徊讲竭^程中,基本沒有什么失誤。從他和席恩的對話來看,政治水平比兒子拉姆斯也高了很多。

        可惜命運和道朗親王一樣,電視里被腦殘編劇直接干掉了??赡苁蔷巹∮X得小剝皮人氣更高,以他為主迎來失敗才更能讓觀眾解氣。實際按盧斯波頓的老謀深算,怎么可能這么不防著小剝皮呢。按書里寫的,盧斯波頓可是在私生子那兒安插了些內線的。

        3結局篇1.基本假設

        (1)秀恩愛,死得快,瓊恩和龍媽不長久,兩人之一是亞梭爾·亞亥轉世

        在整個冰火里,一直是秀恩愛,死得快,艾德/凱特琳、羅柏/簡妮、瓊恩/耶哥蕊特、托曼/小玫瑰、小惡魔/雪伊、崔斯丹/彌賽菈,從無例外。不要和我說山姆和吉莉,前面說了,山姆是親兒子,絕對不會掛。

        瓊恩和龍媽滾床單,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好萊塢式配對,但我還是覺得兩人滾早了,不可能持續第8季完整一季。

        冰火里反復講的亞梭爾·亞亥用光明使者打敗異鬼。梅麗珊卓也一直在找亞梭爾·亞亥轉世。目前來看這么重要的角色,肯定是他倆之一。但我判斷不出來是誰,兩人都有可能。伊蒙學士臨死前反復強調預言中的王子不一定是男的,這么看來應該是龍媽,但從梅麗珊卓從火里看到的情景又應該是瓊恩,不知道了。

        另外,亞梭爾·亞亥需要把光明使者之劍插入妻子的胸膛,劍才能真正被打造成。所以最終要么是瓊恩殺了龍媽,要么反之。按兩人的人品,主觀上肯定都不愿意這么做,所以大概率要么是龍媽的坦格利安之血發作變得狂暴,要么瓊恩被異鬼所殺變成異鬼,反正兩人之一由于各種因素變壞,另一人忍痛殺了對方,造就光明使者之劍。

        (2)各種預言都會實現

        冰火的各種預言目前來看都在陸續兌現,比如瑟曦的三個孩子都會死,五王之亂三個王都會掛,珊莎殺了喬佛里和拉姆斯等等。所以,那些尚未完結的預言,大概率也都會兌現,包括但不限于:

        亞梭爾·亞亥重生打敗異鬼——前面分析過了,瓊恩和龍媽都有可能

        瑟曦會被另一位女人推翻,比她年輕比她美麗;——可以是龍媽也可以是珊莎,我判斷是珊莎;

        瑟曦會被他兄弟殺死——我判斷是詹姆;

        太陽西升東落、海水干枯、山脈崩塌后龍媽懷孕——雖然這些條件看起來不可能,但既然寫出來了,應該是很有可能實現的,目前看應該是要懷瓊恩的孩子

        龍媽經歷三次背叛,一次為血,一次為財,一次為愛——這個爭議最大,連到底目前已經出現幾次背叛都有很大分歧,我感覺到目前為止最主要的背叛是兩個,那個害死卓戈和孩子的巫魔女是為血,龍媽丈夫西茨達拉為財,第三次為愛還沒出現。我感覺是彌桑黛和瓦里斯兩個人里有一個是臥底,我傾向于是彌桑黛。

        (3)目前的疑點都是伏筆

        一個是第七季里,龍媽的作戰計劃被蘭尼斯特輕松擊破,多恩和鐵民的艦隊被襲擊,凱巖成了空城,高庭被偷襲,當然也可以理解為編劇腦殘,把小惡魔智商寫低了,但很有可能是龍媽那兒有臥底。我感覺彌桑黛和瓦里斯兩個人里有一個是臥底,我傾向于是彌桑黛。另一個疑點是洋蔥騎士戴佛斯和彌桑黛見面時的寒暄,有可能暗示彌桑黛的出身不正常。瓦里斯的角色原本很復雜,按原著,很可能是黑火家族后裔,但電視劇里黑火這條線都被砍了,不知道是不是就成醬油角色了。

        一個是小惡魔是如何說服瑟曦同意和龍媽/瓊恩停戰合作的。當時明明已經談崩了,但小惡魔很有信心他單獨去談一次就能搞定,而電視里又把談的過程給省略了,這個非常蹊蹺。目前能想到的,就是龍媽不能生育,而瑟曦又懷孕了,但這個理由也不能讓瑟曦同意休戰???

        班揚史塔克的身份。班揚是個很神奇的角色,在長城外一人生活了很久卻安然無恙,也不知道是怎么活下來,又為什么不和守夜軍團聯系,自己也說沒法過長城。然后一出場要么救布蘭要么救瓊恩。雖然導演表示確認班揚已死,但就像之前瓊恩的演員也說自己不會被復活一樣,這種話未必科信。很有可能班揚就是異鬼或有什么扯不清的聯系。

        (4)反派會被加強

        冰火里一度反派是完全壓倒正派的,但隨著劇情的快速推進,泰溫、小剝皮、小指頭等重要反派相繼殞命(這幾個人原本看起來都挺像終極BOSS的),目前數得上的反派就瑟曦和攸倫。瑟曦本來智商就不高,也沒什么超能力,要不是靠炸掉大教堂翻盤,早已身敗名裂;攸倫出場太晚,人物也不豐滿。這兩個人感覺撐不起反派的架子,遠不如泰溫、小剝皮、小指頭那么感覺有深不可測,這倆人被打敗了,觀眾都會覺得是順理成章的,沒有任何解氣痛快的感覺。

        有人會說異鬼才是終極BOSS啊,的確異鬼實力足夠強,但畢竟沒有性格,如果整個第八季就是不停地和異鬼打,那就變成了侏羅紀公園了,編劇應該沒有那么懶吧。

        所以我感覺兩種可能:要么是現有主角會被變成異鬼,如布蘭或瓊恩;要么還有隱藏的BOSS,目前能看到的是鐵金庫,現有角色如彌桑黛、瓦里斯等可能是其棋子。

        冰火每一季甚至每一集都會讓人感到意外震驚,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反派,是沒法達到這個效果的,我覺得第八季不應該讓大家失望。

        2. 誰會坐上鐵王座

        現在有很多猜測,包括瓊恩、龍媽、小惡魔、珊莎、詹德利都有人猜過,各有個的理由。但在我看來,這些猜測,前提就錯了。

        在龍媽和小惡魔的對話里,其實已經說過這個問題了。

        龍媽: 蘭尼斯特、坦格利安、拜拉席恩、史塔克、提利爾,這些大家族不過是同一車輪上的輻條,一會這個家族在頂端,過會是另一個,不斷滾動,碾壓地上黎庶。

        小惡魔: 停止這車輪,是個美好的夢,你不是第一個做過這個夢的人。

        龍媽:我不是要停止這個車輪,我要粉碎這個車輪!

        ——龍媽很明確地表態要粉碎車輪了。

        彌桑黛描述龍媽時也說,她是我們的女王不是因為她是我們從不知曉的某個國王的女兒,而是我們選擇她做我們的女王?!俏覀冞x擇了她

        這些劇情,都是在暗示,未來鐵王座可能不再統治維斯特洛大陸。而是類似守夜人軍團選舉總司令,未來的國家最高領導是由人民選出來。

        片名權力的游戲,意思權力是貴族們角力的博弈,最終權力還給了人民,也正好是全劇的結束。

        3. 未來劇情的預測

        前面的判斷推理我覺得對的概率還是很大的,但這里的預測,就有可能偏差很大了,姑且隨便寫寫:

        異鬼突破長城后大舉進攻臨冬城,班揚最終被發現是異鬼的臥底,布蘭被變成異鬼,瓊恩試圖救布蘭也被變成異鬼。

        小惡魔被發現原來也是瘋王伊里斯的私生子,也是坦格利安后裔,于是頂替瓊恩來駕另一條龍。

        山姆發現了真正的光明使者之劍,已經懷上瓊恩孩子的龍媽忍痛用劍殺死瓊恩,最終煉成光明使者之劍,擊敗異鬼。

        對抗異鬼過程中瑟曦使壞企圖漁翁得利,被珊莎打敗,瑟曦最終被盛怒的詹姆殺死,魔山被獵狗殺死,攸倫被席恩殺死,救出了阿莎。詹姆和布蕾妮終于在一起,然后其中之一戰死沙場,我判斷是布蕾妮戰死。

        龍媽在關鍵時刻遭遇了彌桑黛的背叛,彌桑黛是鐵金庫的臥底。在瑟曦被打敗后,鐵金庫認為龍媽的獲勝將使他們利益受損,決定出面收拾龍媽。彌桑黛最終被灰蟲子或艾莉亞所殺,龍媽可能因為難產而死,可能在遭遇背叛后徹底狂暴,驅龍濫殺無辜,最終被小惡魔或瓦里斯所殺。

        艾莉亞和詹德利在并肩作戰過程中漸生情愫,考慮到都還是未成年人,不需要滾床單情節,相視一笑即可。

        經過多輪淘汰賽,最后維斯特洛剩下兩股勢力,一股是龍媽軍團,最終由小惡魔掌管,瓦里斯輔佐;一股是瓊恩軍團,最終由珊莎掌管,戴佛斯和山姆輔佐。兩股勢力一度又有開戰的跡象,最終握手言和,共同組建了由人民選舉的共和國整體。小惡魔和珊莎終成眷屬。

        這個預測,我自己感覺還行,前面的假設都實現了,主要人物也都有了一個歸宿,狼家、獅家、鹿家、龍家各有人活下來——狼家珊莎、艾莉亞,獅家詹姆,鹿家詹德利,龍家小惡魔,但有幾個破綻:

        一個是艾莉亞、布蘭有點醬油,這兩個角色在前面的劇情里都是花了大量篇幅的單獨支線,最后虎頭蛇尾了有點可惜,但我想不出如何再讓他們大放異彩,布蘭我感覺只能被變成異鬼震驚一下觀眾,艾莉亞呢,主要是我設計的是珊莎能活到最后,很難想象艾莉亞會輔佐珊莎,但如果艾莉亞被殺,又想不出誰能殺她;

        一個是如果彌桑黛是臥底,那瓦里斯就不是臥底,那瓦里斯也有點醬油,除非殺了龍媽,但也想不出瓦里斯背后還有啥深謀遠慮;

        一個是還是不明白小惡魔是如何說服瑟曦停戰的,這里肯定是遺漏了一個未來的劇情發展的。

        一個是按冰火的規則,所有兩情相悅最后都沒有好下場,所以我設計了讓瓊恩&龍媽、詹姆&布蕾妮都掛了,但小惡魔和珊莎我是設計成在一起的,我的想法是這倆人是前面看起來最不可能在一起的,最后反而在一起了能有戲劇效果。

        應該用不了很久,就可以驗證這個猜測的結局有多少是對的。拭目以待冰火大結局!

       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讀書筆記 » 冰與火之歌讀后感

        贊 (3)